傅小凡以《福建沿海城市的文化傳承與城市IP》為題展開講述。新華網 崔楠 攝
11月21日—22日,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基地和平潭綜合實驗區融媒體中心聯合主辦,平潭兩岸國學中心承辦的兩岸國學大講堂首次走進榕城,在福州鰲峰坊李世甲故居開講。
廈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傅小凡以《福建沿海城市的文化傳承與城市IP》為題,圍繞當代文化背景,講述了福建省沿海城市傳統文化歷史變遷及現代價值。
傅小凡提到,宋元時期,泉州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貿易往來頻繁,多種文明在這里匯合,造就了當地百姓包容的心胸,對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有著重要影響。
如今,平潭正在大力推進“一島兩窗三區”建設,這在我國行政管理體制上是一大創新,在促進當地經濟和文化發展的同時,不斷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助力加強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對城市發展有很大幫助。
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馬照南以《朱子學:重建精神世界的源頭活水》為題,圍繞朱熹的成長過程、思想價值以及對現代社會的影響進行了演講。馬照南以一首《觀書有感》拉開演講序幕,通過回顧朱子的學術創造,以及他以極大的理論勇氣激活中華文化源頭活水的歷史性貢獻向觀眾介紹了朱子思想在古代以及當今社會的現實意義。
兩岸國學大講堂作為平潭兩岸國學中心的常態化活動,以兩岸共同的文化基因為紐帶,邀請兩岸國學名家,圍繞不同的主題,開展形式多樣的國學講座。本次活動通過多平臺進行現場直播,吸引超過300萬網友在線觀看。(崔楠)
馬照南以《朱子學:重建精神世界的源頭活水》為題展開講述。新華網 崔楠 攝